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

在职业发展的长河中,有些人选择安于现状,有些人却始终向前奔跑。

刘伟,一位本科学动物医学、却最终在数据科学与计算机领域找到自我价值的职场人,正是这样一位不断突破界限的探索者。

人近中年,他毅然踏上在职深造之路,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并均以全A的成绩毕业。

而他的经历,完美印证了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教育不是灌溉,而是点燃火焰。”

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

一、“数据”二字为平静的职场生涯带来探索的热情

刘伟的起点并不在计算机领域。

本科时,他读的是动物医学,毕业时却发现专业对口的岗位寥寥无几,最终考入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进入银行系统工作。

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内容严重脱节,让他倍感茫然。“不管是晋升、学历还是业务方向,都感觉使不上劲。”

转机发生在2019年3月,因工作调整,他开始接触数据处理相关业务。

从零开始攻克Excel的经历,让他浅尝到学习的反馈与成就感,也自此点燃了对数据的兴趣。

随着工作的深入,他不再满足于Excel,开始学习SQL、Power BI、Python等工具,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被点燃的学习热情,最终成为了他踏上深造之路的契机。

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

二、坚持实用主义他最终选择攻读海外硕士

几年前,凭借着提升自己的纯粹想法,他参加了国内考研,并成功上岸了被称为“国内最难考专业之一”的会计专硕。

但巧合的是,在获得上岸喜讯的同时,他初次了解到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NAU)在线计算机信息技术硕士(MCIT)。

课程设置涵盖【数据库、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前沿内容,完美契合他一直以来的学习兴趣和工作需求。

更吸引他的是学习模式的灵活性:全程在线学习、自主进度、强调实战而非形式化考核。没有太多的线下约束和框架限制,非常适合在职人士。

经过与家人的深入沟通,他果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国内的会计硕士,全力投入NAU计算机硕士。

他说服家人的理由很实际:一是学历与工作匹配度的提升,二是技能的实际获得感,三是时间与经济成本的优势。

“他们最终支持了我,不是因为学位本身,而是因为看到了这条路背后的价值。”

三、为何攻读二硕?从“会用工具”,至到“理解本质

2023年,刘伟入学NAU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硕士(MCIT),并于2024年以全A的优秀成绩顺利毕业,获得学位。

但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紧接着开始了第二个硕士——NAU在线计算机科学(MSCS)的学习。

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

刘同学两个硕士均以全A成绩毕业

问他为什么连读两个硕士,他说:“会用工具是一回事,理解背后的原理是另一回事。”

在MCIT的学习中,他掌握了数据分析的实用技能,但在实际工作中,他越来越感受到理论深度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对数据结构、算法、网络原理的理解,所谓的‘工具赋能’很容易流于表面。”

因此,他选择继续攻读MSCS课程,在洞悉背后理论之后,利用所学知识两度优化工作内容。

最终他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流程,原本枯燥单调的人工操作都变为自动化,原本数天的工作量压缩到几小时,还能保证数据的精准度。

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
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
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
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

采访的最后,刘同学补充道,自己选择继续深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以身作则,让孩子能够热爱学习。

最好的教育,不是言传,而是身教;不是要求,而是示范。

从动物医学到数据科学,从国内考研到获得美国双学位,从银行普通职员到技术专家……

回顾自己的历程,他深有感触:“人生没有规定的轨道,只有自己走出的道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带你去哪里,更在于它让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

文章标题《NAU学生专访:考研上岸未入学,连读两个美国计算机硕士》,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zuoyan.li@beaconedu.com调整或删除。

进击的跃跃的头像进击的跃跃
Previous 2025年5月20日 下午4:42
Next 2022年5月23日 下午3: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