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学到AI:一位资深知识产权律师的“不设限”人生 | HPU MSAI优秀学生专访

“很多人说AI要抢律师的饭碗,我从不担心。读了13年法学院,做了20多年律师,我知道我们做的事,AI替代不了。”

说这话的,是一位具有二十余年法律实践经验的资深知识产权律师沙同学。

作为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在线人工智能硕士项目(HPU MSAI)优秀学生,“法律”与“人工智能”这两个看似遥远的领域,正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在他身上交汇。

更令人钦佩的是,这居然已经是他攻读的第四个硕士学位。

从法学到AI:一位资深知识产权律师的“不设限”人生 | HPU MSAI优秀学生专访

一、求学步履不停,“跨界”已是人生常态

沙同学的学习轨迹,可谓一部跨越文理分界的求知史。

1996年从法学院毕业,他回到山东老家,获得了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成为一名法官。

然而三年后,他选择去上海读研,从此开启了跨越中美的法学深造之路:

在上海攻读法学硕士,远赴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取得国际知识产权法法学硕士学位,还以全A的成绩取得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法法学博士学位,通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律师资格考试……

“学习对我来说,始终是件快乐的事。”他这样总结自己多年来边工作边学习的深造经历。

作为知识产权律师,他常年需要处理涉及机械、电子、化学乃至计算机半导体等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如果代理人自己不理解相关技术背景,就很难使法官充分理解涉案的技术问题,难以说服法官支持我方的主张。”

为了使自己获得能够更好地理解技术问题的能力,2012年至2015年间,他在武汉大学攻读软件工程硕士,并在之后通过了专利代理人考试。

文科出身,读了一个软件工程硕士,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完成了极大的挑战与突破。

然而在跨界的路上,他并未就此止步。

二、主动走进A1:不是为了转型,而是为了“懂行”

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在各行各业引发替代焦虑时,沙同学的选择是:亲自去弄个明白。

“我最初的目标只是想了解AI。如果未来遇到了AI领域的客户或相关技术问题,不能满足于自己只是熟练使用AI工具,而是要真正理解AI的底层逻辑和技术,能够更无障碍地与客户沟通。”

因为有多年的深造经验,他尤其重视具体的课程安排,在了解到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人工智能硕士(HPU MSAI)项目后,被其课程设计的学术性和专业度深深吸引。

虽然有读软件工程硕士的经验,但对于沙同学来说,AI硕士依然是一个可以视为“零基础学习”的挑战。

抱着勇敢尝试的想法,他向HPU递交了申请。

为了让自己不掉队,他的书架上逐渐增加了谷歌工程师和MIT教授合著的《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日本教授撰写的《数学图鉴》以及《统计学图鉴》、《图解机器学习》等专业书籍。

从法学到AI:一位资深知识产权律师的“不设限”人生 | HPU MSAI优秀学生专访

沙同学为攻读AI硕士主动阅读各类书籍

在机器学习与数据科学、数据可视化这两门课程中,很多过去工作中产生的疑惑,逐渐得到了答案:

今年8月去英国访问时,他曾接触过世界知名律师事务所开发的专业AI辅助工具,也曾与剑桥大学的教授讨论过AI幻觉的问题,同时也了解到前主流大语言模型的幻觉发生率在法律等专业领域甚至高达35%,远高于其他行业。

而经过两门课程的学习,他逐渐从技术的角度理解了AI幻觉背后的算法逻辑,从知其然变为了“知其所以然”。

从法学到AI:一位资深知识产权律师的“不设限”人生 | HPU MSAI优秀学生专访

学习过程中,最让他惊讶的是,HPU MSAI项目自带“最强辅助”,不仅美国教授的教学水平极高,彼岸教育的教务老师们专业能力也非常强,在他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清晰地给出解决建议。

“目前读完的两门课,无论知识的收获还是得到的学习支持,都完全超乎我的预期,所以对接下来的课程也充满期待。”

他笑着描述前几天和团队聊天的场景,他带着兴奋和忐忑给伙伴们看自己接下来的两门课程名称:应用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数据科学编程(Python),调侃道,“硬菜”来了。

更多“硬菜”可选,HPU MSAI前沿进阶课表,可根据兴趣进行选修,不计入学分。

从法学到AI:一位资深知识产权律师的“不设限”人生 | HPU MSAI优秀学生专访

三、给后来者的箴言:别被自己想象中的“大山”吓倒

“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学习是终身的过程。”这是沙同学经常与团队小伙伴分享的心得。

作为法律科班出身的“双证律师”(律师证和专利代理师证),他走了一条与大多数人不同的路——

绝大多数的双证律师,都是先有理工背景再学法律,而他却是先有法律背景再补理工知识。

有了亲身体验与心得,他经常以自己为例,鼓励团队的年轻律师突破自我。

他的团队里面既有理工科背景的律师,也有法学背景的律师。在他的鼓励下,法学背景的律师也就自己感兴趣的技术领域迈出了尝试的脚步,并在顺利深造后与他感慨,原来自己真的做得到。

而他自己,也对AI与法律融合的未来充满期待:“也许等我学成后,可以尝试为团队开发一个小型AI工具,将积累的资料系统化,需要时自动导出专业的初步成果。”

尽管已收获颇丰,他仍保持谦逊:“我们班的优秀同学太多了,我只是个大龄同学,要努力跟上大家的节奏。”

然而,正是这位“大龄同学”,在交作业前夜发现一个变量错误后,踩着提交作业的“死线”重新跑数据、截图、替换,精益求精,目前课程获得了全A的成绩。

沙同学的故事印证了:年龄、背景从不是学习的障碍,心态才是。

在知识的世界里,他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好奇与热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终身学习”。

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太晚”,只有“刚好”;没有“不可能”,只有“试试看”。

这或许就是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最好的姿态。

文章标题《从法学到AI:一位资深知识产权律师的“不设限”人生 | HPU MSAI优秀学生专访》,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zuoyan.li@beaconedu.com调整或删除。

进击的跃跃的头像进击的跃跃
Previous 1天前
Next 6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