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16年一直从事计算机开发相关工作,现在是互联网方面的资深架构师,直到现在这个阶段都坚持在写代码。”
接受采访伊始,Johnson Liu 这样简单地介绍自己。
在采访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从一位怀着兴趣独自钻研编程的大学生,为自己积极争取转码机会、用多年时间潜心提升技能,终于成为系统架构师、在中国巨头企业做资深架构师的职业历程。
而他选择在工作多年后读海外硕士,也与这些学习、工作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走上架构师之路的第16年
“一位程序员想成为架构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底层知识。”
像很多资深技术人员一样,提起自己专业领域的话题,刘同学滔滔不绝,不吝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技术其实是有层次的。容易入门的时效性自然很低,比如说前端的一些技术学着很容易,但是可能过个3年、5年,这个技术基本上不流行了,你还要学习新的技术;而有一些技术,比如说我们学的那些计算机结构算法、计算机原理,这种技术可能过个10年、20年都能用得上。”
第二则是要对各种技术的定位分类有整体上的认知。
对单一技术掌握得深,可能会成为技术专家,但想成为架构师,必须了解得足够广。
因为技术没有万能的,都有它的长处跟短板,所以要保持对一些新领域新技术的好奇心。不一定要每一个都深研究它,但是它是干什么的、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必须有个初步的定位,可能瞬间就能避免多走弯路。
第三是表达能力,架构师虽然处理的是技术,但是跟人打交道会很多。
有了好的想法,不仅要懂得去表达出来,让别人看懂,还要知道怎么去说服别人,按你的想法去执行,大家都佩服——ok,他想的对,我理解了,所以才愿意这样做——所以表达能力是架构师的必备能力。
2.学习,应该是一个修炼“内功”的过程
在工作之余,刘同学始终保持着学习状态,也正因如此,他清晰地发现,自己在不同工作阶段,渴望汲取的知识类型也有所不同。
“毕业那几年我的书架塞满了开发语言、数据库等清一色的技术书籍,到后面我会慢慢会加入一些像团队时间管理,企业的文化等书籍,更留意思考怎么让一个团队可以高效的运作起来。
职业生涯中我确实因那些技术类的“工具书”获益匪浅,但我其实并不喜欢定位自己。有些人会定位自己是一个程序员,这辈子就往程序里深挖,但我经常跟团队的成员讲,不要给自己设下这种所谓的围栏,人生没有天花板,而是一个很自由的舞台。”
工作多年,刘同学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修炼自己的“内功”上,在沉淀自己的同时,不断涉足新的领域,发现更多可能性。
如今,刘同学工作之余也喜欢看一些人文类的书。他说,以前读书的时候觉得文科很头疼,但是最近潜心阅读了一些文学书籍,反而觉得对自己的情操修养有很大的帮助,也渐渐感受到了文字独有的韵律与美感。
另外,他也特别提到,在IIT的学习满足了他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最近在IIT的CS430课程中接触到了很多数学的原理推导,这些我一看就是好东西,虽然和目前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它们才是精华中的精华。我之前自学时不会学那么深,但是有教授带着、或者被业务逼迫着,我就会不断深耕下去,获得的知识能带来较大的自我提升,甚至以后30年都用得上。
3.终于圆了一个久远的读硕梦
同学不无感慨地说道:数学是全宇宙唯一通用的语言,他非常希望能潜心领略。
这句话几乎贯穿他人生十几年的时光,构造起一道看似清浅却经常隐隐作痛的遗憾。
“大学的时候我真的有很认真读书,可以说是学霸,在班里面是名列前茅的,对知识的渴望、兴趣也非常强。但那时我很坚定,不会考研。
因为我觉得大学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自由的,看到那些考研人每天在图书馆早出晚归地刷题,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日子;还有一点是当时经济上有压力,不想太增加家里的负担。”
当时选择没去考研究生,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但是他心里面始终有一种遗憾:一个本科学历还是太低了,像一条分割线,毕业后一头扎进工作里,便与自己想探索世界的愿望、不断接触更高深知识的机会渐行渐远。
刚毕业时,他有些天真地想着自己只是错过了一个机会,想“看看能不能工作之后再补上”。等到工作之后,他发现学习不再能随心所欲,永远以满足职业发展为最高优先级。
那些暂时实用却浮于皮毛的技术工具书、公司安排的工作实用技能培训、自己钻研时走不通的岔路和绕过的弯,构成了职场人碎片化“学习”行为的全貌。
忙碌的工作之余,有了自己的家庭,时间更是不够分,需要顾虑的因素层层叠加,读研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选项。
回想起自己报名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在线计算机硕士的过程,刘同学说,自己只是觉得,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以后可能就不再会有了。
相隔十几年的时间,让他被迫放弃读研的理由不减反增,但是这一次,他决定试试。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是很幸福的,因为有前有牛顿、爱因斯坦,各种科学家、数学家已经把这个世界很多知识展开给我们看,那些东西是超级美的,我非常想领略。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我需要争取,不为了功名,不为了利禄,而是为了自己。我要去领略这些东西,所以我要去深造学习。”他说。
技术行业的金字塔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多数人做不了架构师,也在上升时容易遇到种种关卡。
回顾自己的整段学习、成长之路,对技术发自内心的喜爱与热情俨然是支持他向前探索的最强动力。
强烈的进取心,让他得以始终保持上升状态,不断攀向职业顶峰,并继续向前;而对自己的“不设限”,让他得以勇敢做出决定,在人生路上不断发现新的惊喜。
文章标题《Johnson Liu: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优秀学生专访》,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zuoyan.li@beaconedu.com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