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量到存款,中外程序员大比拼!心酸了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有趣而心酸的对比:

中国程序员:头发越来越少,存款越来越多(没时间花);外国程序员:头发依然茂密,存款可能不多(假期管够)

如果是你,一个用头发换钱,一个用钱换生活,你选哪个?

从发量到存款,中外程序员大比拼!心酸了

现实的确也如此,在中国程序员群体中,35岁依旧是职场的一道年龄鸿沟,许多人担忧超过此年龄便会面临优化。

然而,对于很多外国程序员来说,他们似乎从未听过这个说法。

一、关于求职状况,有何不同?

10年前的互联网,好比20年前的土木工程,存在一段绝无仅有的红利期。为了分得一杯羹,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迈入行业赛道。

在2021-2022年的一段时间内,互联网的发展趋近饱和,不少企业更是出现了一波假性繁荣。尽管一些跨专业的同学遇到难处,但不少大厂依旧薪资倒挂抢人才,聘用大量毕业生。

2025年,随着AI技术在各行业渗透,互联网红利消耗殆尽,各大行业巨头都在降本增效。程序员的求职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35岁+”的程序员求职状况相对良好。

竞争虽激烈,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程序员需求量大,就业率、薪资水平和职业发展前景依旧乐观。

例如,德国的就业市场,程序员稀缺,岗位需求量大。从多个德国博主的帖子和视频在各大平台大量的浏览和播放量情况看出,不少人产生了一些看上去“遥不可及的梦想”。

再比如美国,有好几个年约40的程序员,顺利通过微软的招聘流程重返工作岗位。

而且在微软,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因为公司明白离职后的老员工在外积累的新经验和技能,不仅给团队带来了崭新的视角,恰恰可能是推动公司未来创新的火种。

由此也引发了大家对职场“回旋余地”的一些新思考。

二、关于薪资水平,有何不同?

在中国,程序员的薪资水平受地域影响较大。

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的程序员薪资普遍高于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很多大/中厂,哪怕是职能部门的岗位,一线城市的薪资也是要高于二线城市的,甚至悬殊极大。

在欧美,程序员的薪资水平普遍较高,尤其是在硅谷等技术中心,软件开发人员的平均年薪可达110,140美元。

从发量到存款,中外程序员大比拼!心酸了
从发量到存款,中外程序员大比拼!心酸了

美国程序员的起始薪资大约在8万美元上下,经过七年工作后,大多数人的年薪能达40至100万美元。

以软件开发职位来看,平均年薪大约是14万美元。此外,不同地区的薪资水平差异显著,硅谷的薪资普遍高于一些小城市。

从发量到存款,中外程序员大比拼!心酸了

像瑞士、挪威和丹麦等国家的程序员,平均工资也在7万美元左右。

根据排行榜显示,中国排在第19位,平均薪资水平为23,790美元 / 年。

所以,在国内薪资水平高低与地域有很大关系。

三、关于工作时间及假期,有何不同?

近年来,国内程序员的工作模式经历了一些“变化”。

虽然很多大厂官方宣布取消了996工作制,但实际上,加班文化依然在部分企业盛行,很多员工还是需要经常加班,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更糟糕的是,因为受到企业效益的影响,不少公司在“加班费”和“加班补贴”上也开始磨刀霍霍。

原本可以依靠加班费的补贴和福利,此刻却荡然无存。

当然,与很多在家待业的(前)同事相比,他们已经算幸运者了。

在欧美国家,企业文化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依靠着充足的原始积累,绝大多数的程序员都能够享受朝九晚五的工作制,从而有更多闲暇空间。

甚至时常出现,还没到下班点儿办公区就已没了人影。

四、关于大龄程序员去留,有何不同?

在中国,35岁+的程序员所面临的职业发展道路通常有两种:管理路线和专家路线。

然而,这一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再加上行业技术迭代相当迅速,大多程序员会迎来这样的尴尬境地,在职场上的竞争力逐渐下降,甚至不可逆,而薪资已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相比之下,刚从象牙塔出来的毕业生以高性价比的优势胜出。此刻,这群35岁+程序员不得不面临被企业裁员的悲惨结局了。

当然,“开猿节流”也会带来一些风险,比如新手程序员由于缺乏经验,在大型项目的运营中容易手忙脚乱。

从发量到存款,中外程序员大比拼!心酸了

在欧美国家,年龄其实并不是限制因素。

大多企业重视经验丰富的程序员,也非常在意风险的控制及标准的制定和管理。

得益于长期优秀的培训机制,很多35岁以上的程序员依然有很高的市场需求,他们的“一线战斗经验”,都是公司非常重视的宝贵财富,也或许是孕育“下一次变化”生根发芽的种子,拥有着无限的生机和可能。

在欧美,能获得高工资水平并非易事可得,必须持续学习进步,并且要在众多杰出人才中脱颖而出,很多公司招聘时,往往有数百人争夺一个职位。

从发量到存款,中外程序员大比拼!心酸了

比如一些欧美程序员会选择在职期间读名校的计算机/AI硕士来提升自我竞争力。

像美国四大理工学院:史蒂文斯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以及伦斯勒理工就成了他们这些群体极为追捧的选项。

从发量到存款,中外程序员大比拼!心酸了

以其一史蒂文斯理工学院(Stevens)推出的计算机科学硕士为例,该项目特别适合已有一定编程基础的职场人,强调技术深度与行业前沿的融合:

课程体系由工业界经验丰富的教授设计,师资来自IBM、AT&T、贝尔实验室等全球科技公司;

课程整体设计严谨,内容循序渐进,包含核心课程,以及众多高质量的选修课程,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科学等热门方向。

在机遇到来之前,自身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章标题《从发量到存款,中外程序员大比拼!心酸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zuoyan.li@beaconedu.com调整或删除。

进击的跃跃的头像进击的跃跃
Previous 16小时前
Next 15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