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硕士,作者锟斤拷
如果有人告诉你,25岁之后,获取新知识会变得困难,你会感到惊讶吗?
似乎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比较明显的,是生活情境:一般人通常在这个时候开始组建家庭,可能还有一份全职工作,让你没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和获得新技能。
第二个不那么明显,但肯定更重要——25岁之后,大脑的认知能力,比如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会开始稳定下滑。
这是一场艰难的比赛。在30多岁、40多岁或50多岁的时候,你最大的敌人变成了自己。
这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学习,而不是试图继续提高我们的技能或知识?
绝对不是。
成年人的“有效学习”是必要的,只需要多使用一些技巧。
1.我的故事
我从来不擅长学习。
举个例子,在我大学读电子工程专业时……任何与电子工程相关的事情都让我很痛苦。严重到如果我必须在缓慢而痛苦的死亡和将LED二极管连接到电池电源之间做出选择,我宁可选择前者。
我只有一个非常狭窄的兴趣领域,那就是软件工程,除此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完全不符合我的兴趣。
工作多年后,我决定在 20 多岁时重新进入大学(具体来说,当时我 26 岁)。
这次我很幸运的学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科目,比如密码学和人工智能,它们实际上塑造了我未来的一些生活,但是作为一位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我重新成为学生后,更加注重学习的效果、以及投入产出比。
如果我要做这件事,我不妨寻找真正有效的方法。比如,找出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
2.一些实用的记忆和学习技巧
任何曾经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尝试一夜学完整门课程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你肯定记得一些东西,偶尔能得到一个满意的成绩就足够了,但很遗憾,因为三天后你很可能什么都不记得了。
问题是你的记忆不是这样工作的。它根本不是为它而建的。
获得新知识的最好方法是花一些时间(比如 20 到 30 分钟)然后休息一下。重复2-3次然后停止。
这里有个窍门,第二天你需要回顾你前一天学到的东西。至少通读一遍,但最好的情况是试着重复一遍;或者更有用的是——试着向你的朋友解释!
费曼学习法的有用性总是被人低估。
事实上,试图向其他人(朋友、配偶或酒吧里的一个可怜的陌生人)解释一个概念会迫使你清理和组织你的思想。通过反复这样做,你可以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这件事。
我记得有一次我试图向一个朋友解释神经网络和梯度下降。在我的脑海里,它像一天一样清晰:输入、权重、输出……但是当我尝试描述这些想法的那一刻,好吧,结果令人困惑,我意识到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费曼学习法可以简化为四个单词:Concept (概念)、Teach (教给别人)、Review (回顾)、Simplify (简化)
如果你愿意接受这种事情,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挑战。下次尝试学习某些东西时,请花一周时间练习,然后安排有关该主题的演示。或者更好的是,立即安排演示文稿(比如提前 30 天左右)并观察会发生什么。
你会惊讶于压力和截止日期会产生多少学习动力。这实际上让我想到了另一点——压力。
3.将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我们通常无法将压力与做任何有用的事情联系起来,尤其是学习新事物。
但是有趣的是:
事实上,将自己置于积极的压力下,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能力。
记得在截止日期之前你的大脑是如何进入高速运转模式的吗?这就是压力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你将大脑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目前最紧急的事情。
但是如果没有“必须做”的压力,你怎么会真的持之以恒的行动呢,对吧?假设你是一个40多岁的人,有一份稳定的国企工作,但想转向编程。你如何强迫自己日复一日地学习它?
事实证明,你可以通过应用这种“积极压力”策略来诱导这种紧急状态。
远程攻读一个海外大学的正规学位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学习过程中有系统化的反馈、训练,有完成学习目标的奖惩,达到课程要求后也能受到认可的凭证。
在线硕士学位在海外已有数十年历史,毕业后也会获得和线下学习完全一致的学位证书。
进入社会的职场人普遍需要一种能够持续学习,有效系统且能够坚持完成技能提升,付出可以得到相应普遍认可的方法。
总的来说,世界各国程序员最好的选择都是用尽办法高效学习、快速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能力强到足以主动选择更好的公司、职位、工作方式,在真正积极向上的人面前,年龄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编译自:https://unstructed.tech/2021/12/21/how-i-learned-to-learn-or-how-to-learn-effectively-as-an-adult/作者:Mihailo Joksimovic
彼岸教育连接全球优质资源,与多所海外名校合作,让好学者有更适合的学位项目,让奋斗者向目标更进一步。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作为全美前十理工强校,在线硕士项目覆盖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气与计算机等多个热门专业。院校招生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咨询了解。
文章标题《25岁以后的成年人,如何“有效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zuoyan.li@beaconedu.com调整或删除。